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131082MB1511734J/2021-0051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1-01-12 文  号: 有 效 期:   有 效
名  称: 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谋划
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谋划
发布机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1-01-12

 

第一部分2020年工作总结

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三创四建”“十条战线”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升市场安全水平,不断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现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

(一)壮大市场主体

进一步加快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简化外资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将企业注册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深入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继续简化企业注销登记程序。目前,外资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时间已经压缩至4个工作小时之内。2020年,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含外资企业分支机构)232户,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7%,今年新登记注册外资企业18户;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52631户,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2%,今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达8764户。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三河电视台进行一周的“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主题宣传;充分利用“三河市场监管”公众平台,发布知识产权政策、动态,普及知识产权常识;与广告公司合作,利用三河、燕郊等公交站牌候车亭,开展展板宣传,登载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把知识产权强国理念植入人心,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和营商环境;遴选重点,抓龙头,开展强化服务,对域内高校、科研单位、科研院所、中直单位、央企等专利大户采取电话、发放调查函、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持续动态监测,时刻掌握专利情况。深入华北科技学院、中铁隧道二处、欧伏电器有限公司、兴远高科产业园、桂宇星体育用品等企事业进行走访调研,开展强化服务,现场了解企业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解读,促进企业专利及时、高效申报;专利保险实现零突破,为企业做实事,辅导三河市天行健体育用品公司,欧伏电气股份公司完成了1100余万元的专利保险工作;筹备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与专业机构积极接触洽谈,筹备设立三河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已向省局提出申请等待批准;完成2020年度专利补助审核,共计502件专利获得奖补,资金合计216万元。目前正在做补贴发放前准备工作;持续推进发明专利提质增量,以中铁隧道二处、华北科技学院为抓手,推进发明专利持续申报,截止到11月底,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0件。

(三)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建立市场监管部门内部统一的随机抽查工作机制,牵头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今年以来,全市各成员单位共开展91次“双随机”抽查检查,抽取市场主体及相关单位1063户,执法人员903人次,行业涵盖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类企业、教育培训等领域,检查结果及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或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各成员单位还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能组织了21次“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培训,参训人员达335人次。组织开展全市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对三河市区内涉及危化品经营企业和全市投资类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联合抽查检查,抽取比例为市级登记企业的10%,部门涉及市场监管局、安监局、公安局、水利局、交通局、商务局、人社局和消防大队、财政局、金融办、统计局、民政局、发改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规划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三河分局等24个部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尽量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二、突出工作亮点,提升质量水平

(一)积极构建大质量格局。在廊坊市召开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大会召开后,积极组织全市质量工作小组成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省局、市委市政府关于质量强市工作的要求,指导各成员单位完成好各项工作目标,积极推进质量强市工作。

(二)大力开展产品品牌培育。组织我市3家企业参加廊坊市“重质量讲诚信·擦亮廊坊品牌”活动,组织十家优秀企业签订《重质量讲诚信·擦亮廊坊品牌承诺书》。先后为20余家企业制定了创建规划,创建内容变单一产品品牌为产品品牌与服务品牌并举,共培育争创中国质量奖企业2家、河北省政府质量奖企业2家。廊坊市政府质量奖2家。进一步筑牢了全市上下“质量第一、标准引领”的发展意识,提振了全市发展高质量的信心。目前,三河市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已被河北省政府质量奖个人奖提名,已公示。

(三)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更多企业实现从优秀管理向卓越管理的跨越,首先推选汇福、同飞等10家企业学习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对10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了入企质量提升服务。

(四)开展重点质量工作提升行动、推进体系认证、增强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一方面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推动开展公共服务和重点服务业服务质量。推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综合服务清单。加大与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协调力度,研究制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思路和举措,促进服务质量提升。结合质量提升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线下、线上质量基础综合服务。另一方面 ,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进行了“双随机”监督检查。共检查低压电器、自卸车、等强制性产品生产企业22家。目前,全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191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70家,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3家,对29家自愿性认证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未发现问题。并开展了防疫用品、摩托车乘员头盔等强制性产品专项检查活动。我局共出动执法车辆196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84人次,共检查经营户256户,经现场检查未发现违法经营行为。

三、市场秩序有力改善

(一)巩固打击传销高压态势

充分发挥打击传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大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实现“干净三河  无传销市”为总体目标,以深化“六进”为路径,整合各镇街道和部门资源,通过强宣传、摸线索、抓传销、重教育、促遣返等措施,坚持每周开展“六进”宣传,每月开展专项行动,有效震慑了传销违法行为,压缩了传销生存空间,传销举报量、发生量明显降低,今年以来,共抓获传销人员233名,查获传销窝点24个,宣传33次。

(二)加强劣质散煤管控

依托禁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根据《三河市2020年散煤治理工作方案》《三河市2020年散煤管控“百日会战”行动方案》《三河市2020年散煤管控大督查实施方案》《三河市2020年劣质散煤联防联控工作方案》2020年秋冬季散煤管控“百日会战”宣传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协调开展全市散煤整治工作。现阶段以秋冬季取暖期散煤管控为重点,通过加强散煤运输环节、销售环节、使用环节、散煤复烧环节及散煤处置环节的监管,全面提升散煤管控工作。截至目前,19个镇、区、街道办共检查748个次村街的36903户次,检查各类企业、商户400余户,拆除炉具31个,收缴散煤10.2吨左右。

制定《三河市2020年劣质散煤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由各成员单位主管副职带队组成八个联防联控督导组,制定《三河市2020年散煤管控大督查实施方案》,组成五个督导组,联合开展针对我市19个镇、区、街道办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八个督导组共督导检查112余个村街2220余户,检查商铺180余个次,检查已取缔的原散煤销售点47个次,检查禁煤卡口、检查站10个次,检查燃煤使用单位4个次,发现问题9个,已全部及时处理完毕。

(三)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管

按照工作安排,制定《成品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我市流通领域的56户实际经营成品油企业进行了重点巡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市流通领域成品油进行抽样检验,抽检了297个批次,合格294批次,合格率98.99%,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市对自备油企业进行了抽检,共抽检了15个批次,合格15批次,合格率100%,截止目前,共计抽检312批次,合格率99%,对抽检不合格的3批次的成品油经营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没24.9万元。为了巩固2019年全市成品油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成果,持续严厉打击成品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我局根据《三河市成品油市场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行动的通知》,对目前我市流通领域56家实际经营成品油的经营企业进行了重点巡查,共出动人员40人次,出动车辆20台次,未发现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按照上级工作安排,截止至目前,在我市流通领域共抽检车用尿素32批次,合格32批次,合格率100%

(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按照省、廊坊市竞审办以及三河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三河市2020年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三河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相关24个部门开展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文件的清理工作。重点查处流通领域防疫、防护用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全面开展各领域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现已立案查处案件32件,结案23件,罚没金额45.68万元,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震慑了不法商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五)着力改善消费环境

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单位不断延伸。突出示范引领,深入实施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倡导完善无理由退货机制,培育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单位,基本覆盖我市消费较为集中的主要领域、重点场所及经营服务性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展40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基本涵盖各行业规模以上经营主体,预计2020年年底我市大型商超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到70%以上。消费投诉调处效能显著提升。充分发挥12315主渠道作用,构建诉求通道便捷、经营者主动和解、部门衔接联动、多方力量参与的高效调处格局,为消费者提供“36524便利化”服务。截至目前,2020年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投诉2837件,已处理2357件,受理举报1047件,已处理913件。信用约束持续加强。强化消费领域信用建设,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作为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构建长效、动态监管机制,健全经营者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形成“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不诚信行为记录”机制。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高。将提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优化消费环境建设重点,盯焦点、抓关键、破难题,实现人民群众对消费满意度的稳步提高。我局每月安排执法人员定期对食品进行专项抽检,确保广大消费者吃的放心,与此同时对通过全国12315平台转来的消费者集中反映的、投诉量较大的不良商户,及时进行梳理汇总,集中进行调查处理,定期安排约谈,责令限期改正。

(六)市场价格规范有序。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我局畅通群众价格诉求渠道,做好价格投诉举报受理、检查及回复工作,完成市长热线、阳光理政交办件、12315电话交办件等工作,开展转供电环节收费监督检查、安全头盔销售价格巡查、市场价格秩序专项整治、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名问题等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98件,结案率和反馈率100%;做好停车场停车标价牌监制工作,共完成73家停车场的停车标价牌监制备案申请,加强了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规范了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行为;开展“两节”“两会”期间、元旦、五一等节假日期间市场价格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农贸市场、商超大部分做好了明码标价工作。

(七)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突出以广告导向监管为重点,加强对金融投资理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力度,紧盯与疫情防控有关广告,严厉打击含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治疗、治愈、偏方”等内容违法广告。强化对我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户外等重点媒体、辖区内印刷品、公交车体、站牌、侯车亭、电子显示屏、户外固定媒介、微信公众号、互联网自媒体、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形式发布广告进行监管,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进行培训约谈。集中开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行政约谈,宣传《广告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1件,罚没款13.52832万元。其中涉及广告导向案件3件,罚没款10万元。

(八)强化网络交易监管。为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促进全市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建立电子商业监测系统,开展网络销售非法彩票专项检查,加强网络市场监测,开展电商平台企业行政约谈,对三河市区内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站企业户进行实地摸排检查。我局辖区电子商务经营者共计1086户,其中平台户2个,网站363户、网店721户,已全部建立电子和书式台账。推进“贴标亮照”工作,督促网站经营者贴营业执照,亮照经营。廊坊市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内网站经营者365户,其中企业339户,个体工商户26户,完成“贴标亮照”365, “贴标亮照”率已经达到100%

四、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有效落实

(一)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屏障

强化日常巡查,开展专项检查。聚焦群众关切的食品药品方面,针对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对大型食品超市、农贸市场进行检查,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督促履行主体责任;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督促辖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做好上报工作,单体药品零售企业入网率100%、数据上传率100%,药品零售连锁分支药店入网率100%、数据上传率100%。开展食品突出问题清查治理、农村食品安全整治、药品药械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56次,安排重点时期重要节令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10余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1.7万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1万余人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96件,移送公安部门涉假食品案件线索2件,罚没款145.7万元。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097例,完成1500/百万人口的任务目标;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31例,完成500/百万人口的任务目标,超额完成任务目标117%。化妆品监测上报180例,超额完成任务目标140%。开展酒类专项打假,共查获白酒76箱另21瓶,红酒41瓶,货值12.35万元,案件正在查处中。强化监督抽检,建立追溯体系。针对乳制品、肉及肉制品、蔬菜水果、食用油、酒类、水产品、饮料、糕点等消费量大为重点品种,稳步推进抽检工作。完成食品年度日常监督抽检计划3116批次,合格率97.4%;专项抽检100批次,合格率100%;完成食品快检1.15万批次,合格率99.9%强化示范提升,做好迎检工作。组织企业创建省级“一十百”示范店、“放心肉菜店”、“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豆片生产集中区治理提升等工作,目前均已通过验收、复审。同时,指导我市104家食品生产企业、349家食品经营企业、485家连锁及单体药店建立食品药品信息追溯体系,完善食品药品追溯制度。

(二)织牢特种设备防护网

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攻坚行动、复产复工、“两会”安保、电梯、特种设备隐患自查、安全生产月、液化气瓶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各类企业、宾馆锅炉、电梯等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检查特种设备各项安全制度和落实情况。检查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对充装站、危化企业容器、压力管道、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目前,全市共有特种设备15821台(其中:电梯9916台;锅炉479台;压力容器2231台;起重机械2623台;场内机动车554台;游乐设施18台;压力管道18家,28条管道)。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550人次,检查企业650余家,处理投诉89个,立案23起。针对超期未检特种设备,我局夜以继日连续奋战52天,把三河市的4661台“超期未检特种设备”在系统中的“飘红”状态彻底“清零”,即彻底排除了我市的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序时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控”工作,规上及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特种设备共有85家,全部开展了“双控”机制建设,中小微生产经营单位1124家,已开展“双控”机制建设的76家。

(三)保障疫情防控冷链安全

在全市开展排查生产经营冷链食品摸底工作,登记信息、底数建档、纳入监管。截至目前,摸排出冷链食品冷库496个。河北省冷链追溯系统建立于1118日,目前,我市已有 14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冷链追溯平台系统,此项工作正在继续推进中。

对于外埠食品,查看相关食品安全和防疫检测信息,严查消毒记录和口岸核酸检测证。从国外、省外、市外购进的进口冷链食品在到达我市前24小时向我局备案。8月份以来,根据上级要求,对备案的食品每两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备案的496个冷库、816名从业人员及环境、物品进行核酸检测,特别是天津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对新购进的食品进行核酸检测以及两周一次统检。已推送卫健部门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17家次、从业人员3751人次、冷链食品5122批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1113日以来,我局5次接到上级、其他外省市转来的关于唐山、辽宁、北京等地对冷链食品追溯线索,对10718公斤(进口猪肘75公斤、进口猪肘60公斤、牛体脂肪6003公斤,进口猪脊膘4280公斤、进口猪前腿300公斤)冷链食品进行追溯,及时追踪产品及密切接触的人员。(其中:涉及河北福成肉类有限公司燕郊分公司的4280公斤进口猪脊膘,在接到追溯函前,已排查出此批产品,并做完产品、环境、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涉及的6003公斤牛体脂肪,由于收货信息不全,收货人拒不提供位置及相关产品信息,我局通过公安部门的技术手段,调查了解收货人未进行任何有关食品经营活动,属于通报信息不实,并将情况报告给廊坊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整治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市场形象

按照三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参照创建文明城市《集贸市场创建标准》,本着治脏治乱、坚持标准、落实措施、整治提升、加强管理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打造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秩序井然、环境整洁的市场,我局对建兴市场、北城新村市场开展规范化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拆除市场内违法建筑。对北城市场内64家商住户存在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共拆除违法建筑5600平方米、拆除违建残存地面、平台4000平米;对建兴市场内6家商住户存在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共拆除违法建筑1200平方米;对29家商住户存在的私搭乱建进行了拆除;三是清理建筑垃圾共计3.1万立方。加强市场提升改造。高标准更换市场内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共更换公益广告260块;市场内地面改造硬化6000平米;粉刷墙面15120平米;新建台阶586平米;商住户门店上方新建雨棚362平米;设立农产品自产自销区,新建铁艺透视围墙113米。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在建兴市场施划机动车停车位139个,电动二三轮车位161个;在北城新村施划机动车停车位130个,电动二三轮车位42个;施划网格线1000余米;安排专人在市场内进行巡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行为及时给与规范,共规范乱停乱放行为4500次;对市场内的僵尸车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僵尸机动车、非机动车63辆;分别在两个市场设置电子收费系统,对进入市场的机动车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加强商户经营秩序管理。充分通过广播向商户宣传市场整治提升的重大意义、好处。利用张贴通告、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整治提升的内容和要求,共张贴通告60张,发放明白纸2000份;每天不间断利用广播宣传市场管理要求,使广大商户对管理标准和要求烂熟于心;加大各商户店外经营行为的管理,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对商户店外经营问题,重拳出击,严肃清理,共清理商户店外经营行为1600次。加强商户设施管理。规范商户广告牌匾,统一设计广告牌匾的样式、高度,由商户出资自行制作、安装,统一更换广告牌匾104家;统一颜色、统一标准,更换商户户外制冷设备空调室外机围栏和冷库压缩机围栏,共更换空调室外机围栏69个、冷库压缩机围栏74个。创新商户诚信体系建设。针对管理者与商户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积极实施以经济杠杆为手段的商户诚信体系建设。以商户承租费为契入点,以平时检查评比为主要方式,建立诚信商户承租费适当降低、非诚信户承租费适度提高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商户自觉进行管理,自我进行约束,从而达到管理者与商户之间的同步同频。共发放诚信经营商户50家。

第二部分2021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重点围绕外资市场主体堵点、痛点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落实“证照分离”改革,通过“照后减证”实现“减证便民”。继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根据我市实际,积极推进“证照联办”升级,继续降低市场准入成本,实现开办更加优质高效。进一步推进落实企业注销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普通注销程序,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实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解决企业注销难、退出难问题。继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名称自主申报等准入便利化改革,进一步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

(二)推进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为“城市大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一套基于大数据+地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市场监管平台,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

平台为将为“城市大脑”和上级部门级智慧监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并依托“城市大脑”和上级部门级智慧监管平台将上级部门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全国12315平台、12345市长热线平台、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等大数据,通过整合、共享、交换数据方式,实现数据集约化,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整合。平台将以电子地图为入口,以市场主体和特种设备位置为载体,将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市场主体库、设备信息库进行全面融合,实现数据集约化管理,从而构建市场主体的卫星定位全景画像。通过快速定位市场主体和特种设备,可以看到市场主体关联信息和设备运行情况,如行政许可、监管动态、年报、企业异常、投诉举报、设备预警等信息,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登录平台即可快速获取完备信息,从而大大地提高监管人员工作效率。

(三)全面加强监管执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1、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融合、整合三河市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适应网络市场监管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引进专业监测设备,开发全面的监测系统,形成三河网络市场监管大数据;利用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形成的大数据,将我市全部电子商务经营者整合归纳划分,通过违法行为关键字检索(例如广告中的极限词“最佳”、“第一”),定期发起专项行动,对涉嫌违法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进行处理,切实做到线上线下统一归口监管,将监管前移;在“618”、“双十一”、“双十二”等大型网络购物节前走访、约谈重点电商经营者和电商平台,依法合规开展集中促销活动;定期面向全市发布消费警示,曝光一些商家的不良、违法销售套路,公布典型相关违法案例,起到震慑不良商家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2、严厉打击传销。完善打击传销工作机制、执法协作机制、信息技术监控机制、群防群控机制,把打击传销作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加强对网络传销的查处,遏制网络传销蔓延势头。

3、加强合同行政监管。适应新形势下合同行政监管的要求,厘清职责,依法监管,以信用监管为主要手段,全面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动产抵押登记为切入口,强化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加强广告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将药品、医药器械、食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金融理财、汽车房地产、教育培训等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广告作为重点领域,将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大型电子显示屏等作为重点媒介,将车站、高速公路、城乡结合部等作为重点地区,大力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5、加强价格监管执法。落实降费减税政策,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强水电气、教育、医疗、电商、物业、停车等民生重点领域价格行为监管,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百姓合法权益。聚焦社会热点、重要节点,突出抓好节假日市场价格监管,及时处理价格投诉举报,疏解价费矛盾,规范市场价格行为。

 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市场主体的创牌意识和法制意识,进一步营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氛围;建立长效维权机制,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查处和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专用权的保护。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奖励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宣传经费投入,充分调动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积极性。

7 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风险预判能力和监管效能。建立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公示机制,确保涉企信息归集公示率100%。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抓好“黑名单”管理。进一步推动部门联合惩戒,对违法企业加大行政处罚和信用约束力度,发挥社会共治力量,让失信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四)遵循“四个最严”要求,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1、推进食品安全。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机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食品生产环节:鼓励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指导企业申办ISO22000质量认证、HACCP等认证,加强食品产业质量规范;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安全追溯体系。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有关要求,鼓励和引导食品生产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食品流通环节:确保我市正常生产的全部食品小作坊的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加工控制、产品销售均达到廊坊市局《肉制品小作坊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的要求。做好中型、大型食品销售单位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确保全市所有正常营业的中型、大型食品销售单位全部符合验收标准。做好集中交易市场提升工作,确保我市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按照市场类型,100%的批发市场达到《 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整治提升评价表》的要求;50%的零售市场达到《零售市场食品安全整治提升评价验收评价表》的要求。餐饮环节:以量化分级监管为基础,全面做好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密部署餐饮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餐饮环节违法行为。做好餐饮经营环节食品监督抽验工作。加大餐饮业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以培训促监管,加大农村集体聚餐、小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保健食品化妆品环节:加强政策解读和普法宣传,推广使用“河北省化妆品监管”系统。开展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人员的各项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监管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加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行动。

2、推进药品安全。不断健全监管机制,加强药品零售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保证药品监管链条终端安全,开展重点领域、高风险品种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不良反应监测,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舆情监测处置和应急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药品安全事件的底线;完善监管协调机制,适应新的监管体制,建立与各自职责相匹配的监管力量,使新监管体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纵向上细化落实各环节监管责任,做到事权清晰、上下畅通,横向上,强化市场监管与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的工作配合,与公安部门建立重大案件联合执法机构,形成药品治理合力;加快推进智慧监管,以三河市政府智慧大脑系统、省药品流通监管系统等为依托,加快推进药品智慧监管,以溯数据、溯流向为目标,打造全过程的药品追溯链条,药品零售企业入网率达到100%、数据上传率达到100%,形成实时监管、高效追溯的“互联网+药品追溯”新局面。

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重点工业产品、重要消费品、涉学涉童产品、电子商务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五个监管重点,深化生产许可、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控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质量监督服务提质增效升级的工作效能。坚持从源头抓起,规范准入审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分类监管,制定重点监管产品目录。加快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市场反溯机制,严格抽查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加大质量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向公众提供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加强生产与流通领域监管联动,更加突出流通领域抽样,加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

4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管理。综合运用市场化机制、信息化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推广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强制保险。

2020年,将针对当前液化石油气市场需求量大、安全隐患问题大的现状,计划在全市推广气瓶充装安全追溯系统管理模式进行液化石油气和液化石油气瓶监管。目前,市场监管局已对中海海油公司气瓶充装安全追溯系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并于中海海油公司达成了初步共识,市政府将协调市大气办、公安交警、综合执法、交通等部门对进入市区及燕郊开发区或区内送气服务的中海海油公司车辆给予政策支持。

(五)提升质量高线,加强品牌建设

1 全面提升质量工作水平。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从源头提高质量水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发挥优势企业的质量示范作用。加强和改善质量监督管理,坚决维护质量安全。夯实质量基础,提升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强化质量激励作用,健全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完善质量标杆培育机制、全面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创建工作。

 2、进一步完善标准计量工作体系。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引导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进一步加大对强检工作计量器具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和监督强检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和个人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对使用未经检定、超检定周期和检定不合格计量器具的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查处。逐步建立以民生和生态环境相关为主导的强制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预计增上油气回收、可燃气体报警器、加气机、体温计等检定项目,夯实计量技术机构基础建设,大力开展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依法检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到“十四五”末,使全市在用计量器具检定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推进服务业领域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加快推进全市诚信计量制度建设,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积极参加诚信计量规范建设。

3、加强认证工作。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认证体系和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类监管的认证执法监管模式,落实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管任务,严厉查处认证目录产品无证生产销售行为。

 

三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8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